三上机场clash
一架飞机从廊桥推出,到在万米高空巡航,要经历以下阶段:地面指挥、塔台指挥、终端(离港/进近)指挥和区调指挥,飞机跨越区域飞行时会进行交接,降落反之。
再简单一点来说就是,终端管制中心主要干的活儿就是把出港的飞机引导到主干航道,把进港的飞机排好队对准跑道!
大家可别小瞧这个工作,这段时间对坐飞机的你而言是重中之重,大约是飞机起飞后十几分钟以及落地前十几分钟。
红黄色细线是飞机在首都机场和南苑机场向北起降时的实际飞行轨迹,在浅蓝虚线和深蓝实线之间,是终端管制负责的区域,终端管制员需要指挥该区域内所有的飞机有序上升或下降。
56个管制席位——能满足未来10年的管制运营需要!也是全国首个在一个终端区内同时指挥3个千万级机场的终端管制中心。
3.45万平方公里的新终端区——10月10日起,新终端区正式生效,比现行的终端管制区扩大近90%!
2900架次左右的航班——到2021年,北京终端管制中心预计日均指挥航班2900架次左右,将是全国最繁忙的终端区。
➤北京地区首次首次引入进港和离港排序(AMAN/DMAN)功能,对进港和离港航班自动排序,减少飞机盘旋和跑道等待,合理调配空域和机场资源,运行效率进一步提升。
➤主用和备用自动化系统的飞行数据实现同步互备,也就是说当主用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管制员可以直接无缝切换到备用系统,飞行数据保持高度一致,提高自动化系统保障能力,安全性也进一步加强!
➤采用数据一体化方案,实现空管自动化系统与进离港排序系统(AMAN/DMAN)、电子进程单系统(EFS)、高级地面引导系统(ASMGCS)、协同决策系统(CDM)间的数据交互,有效解决当前塔台空管系统之间信息孤岛的问题,系统功能进一步融合。简而言之就是管制员在一个系统进行操作,其他系统的信息就可以进行共享!
空管自动化系统是管制员对空指挥的核心系统,通常是通过一、二次雷达系统同时通过计算机系统的辅助,给予空域飞行动态监控信息和与其有关的信息。
通过自动化系统,管制员能够看到航空器的各项信息,监控航空器的运行状态,例如飞机飞行的高度、速度、位置等,下发安全指令,并实施空管指挥。
➤北京区域管制中心2004年投入使用,历经欧洲猫0.26、泰雷兹V5、莱斯应急系统、莱斯V2.1、莱斯V3等系统的升级,逐步向泰雷兹V9、莱斯V3大型空管自动化系统迈进。
➤北京航管楼自2008年投入以来,同样历经系统升级、席位扩容等项目的演进,直到今天北京新终端管制中心的正式启用,软件版本全面提升!
历时10天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闭幕,104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来自世界192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经过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承诺》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执行计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三上机场clash。


